CFD算法编程课 买家秀
-
快哭了。。。疫情反复,不能通关回去,否则趁着春节假期参加一下培训,比苦哈哈一点点自学好多了。。。怎么办??????
-
老师的课程绝对值得去学习,指导性非常强,有一定基础的话,通过老师的教学,可以做到串行,这可比自己到处找资料的并行的好,这里的串行可比媲美计算时候的并行,事半功倍~
当时学习后真的是信心暴涨~当然,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还是要不断的深入和学习,因为CFD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尽人意~
总结:-
上完课后会让我觉得对OpenFOAM大体框架了解,同时是针对各个领域的求解器都有所涉猎;
-
理论部分和实际的结合结对是经典,当时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如何把文章的算法现场植入演示;
-
最后的求解器编写,会让学习的过程信心大涨,这是培养科研和自主学习中非常好的强心剂,虽然过程bug不断,但是最后编译成功时的感觉,是让你知道你也可以在以后自己的研究课题有所突破的;
-
仅仅5天的学习,比得上自己漫无目的的一年,这是实话~对于新手来说非常难得,不管你看了多少书,通过老师基础强化,会让你有不同的认识
我是2019年1月份参加的,2年了,依然是这种感觉~以后有机会肯定还要去学习吗,老师的课程年年更新,这就是魅力所在~
-
-
李 李东岳 被引用 于这个主题
-
个人记录
以下内容跟本次课程无关。算是一个以后课程的note。在未来,计划更新下列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平时发现的比较有意思的,适合在课堂上练手的算法。这一次没时间准备了,那就放到未来:
- 植入CFD反应流求解器。反应流比较有意思是因为其要在NS方程上附加1)组分传输、2)化学反应,更进一步的模拟燃烧还需要考虑湍流模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比较有意思是因为这些ODE是非常刚性的,因此CFD求解反应流存在一些国际热点,比如用PINN求解ODE、用外挂库来求解ODE,总体来说,在NS方程的基础上附加化学反应,看起来是个比较有意思的方向。
- 植入泡沫模拟方法。传统多相流可以用VOF模型来进行界面解析。在溢洪道模拟的下游,由于台阶的作用导致存在大量的泡沫。传统的VOF模型计算这种流动需要极为精细的网格或者忽略泡沫的影响。另一个角度是将VOF模型的界面增厚,将泡沫作为单独的相在VOF中处理。这方面是比较有意思的是因为这部分内容看起来非常算法。
- 植入CFD爆轰求解器。爆轰不同于传统的燃烧最大的特点在于爆轰存在激波。我对PDE的间断比较感兴趣。因此带领大家植入爆轰求解器看起来是有意思的。
- 植入显性/隐性混合LES方法。这种模型需要进行二次滤波,但要比Germano的动态模型简单,比较有意思。
- 植入CFD相变模型。描述待更新
- 植入气固耦合算法,用来计算dusty-gas shock wave。描述待更新
- 植入CFD相关(非ODE)隐藏流体力学进行推理。描述待更新
- 植入CNN解析的learned turbulence model。描述待更新
-
李 李东岳 被引用 于这个主题
-
差评获奖感言
之前我有一个朋友,聘用了一个月嫂。他们对月嫂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还发现,之前还有人给月嫂送锦旗。朋友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送锦旗,有人还嫌弃?我当时跟朋友说,每个家的情况不同,因此每个月嫂对每家的适用情况不一样,因此褒贬不一,这很正常。
产品褒贬不一,这在世界上所有的产品都存在的。顺丰有理赔,小米汽车有索赔,华为手机有粉有黑,就算是货币,在汇率低的时候都会被卖。我从来没见过任何一个产品,具有100%的好评。
我自己非常能够理解产品的好评差评一定是共生的。然而自己的产品设计,遇到不好的评价,要用一生去治愈。
这个老铁23年9月来的。10月份回去后私下还微信问我几个问题。后来好像把我删了,公众号也没关注,上面是他唯一一条留言。不过他的评论,应该是真实的。
除了这个课之外,我写的CFD公众号、《无痛苦ns方程笔记》、包括 dyfluid.com, 甚至 cfd-china.com ,也有人褒贬不一。尤其是CFD界公众号,隔三差五就有人骂人。骂人的我直接删了,感觉素质特别低。
顺着这个话题,我们从技术的问题上,讨论一下潜在的差评来源。
我的原因
课程没有PPT
课程不承诺给代码
课程结构设计
教室环境
我的解决方案:
-
没有PPT没有解决方法。我只能手推方程。想看PPT,我的课不合适。
-
今年会给出一个方案。实在写不出来,你可以迂回的拿走源代码。但课程不给代码的原因,是我要让你们去写代码,而不是我给你们代码!!这个我强调很多遍了。要别人的代码不是学CFD的态度。方程你要自己推,代码你要自己写!
-
我每年都会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去课程设计。但众口难调。我这面风格非常严重。比如方程就是要手推,代码就是要你们自己写。如果你们想直接看方程,直接要能用的代码。我的课不适合你。
-
针对教室环境这个。每年会议室都要花个几万块钱,这已经很贵了。我尽力找性价比高的。
学生的原因
本身主动性比较低
主动性比较低。遇到卡壳你不问我,你就会跟不上。跟不上效果就会很差。
我一直都在回答各种代码的问题,协助解决。但是有一些人真的是也不听我讲课,自己做跟课程完全无关的事情。因为我一直在教室下面来回走,有人举手我就解决,我能看到大家都在干什么。这我怎么说,我说你为什么不听课?我不可能说。
主动性低可能有很多原因,一些可能是导师让来的,自己也不太愿意学(我见过一些)。一些可能是感觉学着学着感觉太难了,后面放弃了(较少)。
最后说一个奇怪的现象
另外,做这么10多年来,我见过2个课堂上睡觉的。
只有2个。印象太深了。一个是北京某高校做可压缩的老铁。一个是青岛某研究院的老铁。青岛的老铁拿了个摄像机来录制。我阻止后,后续就趴桌子睡觉不听了。
我也想不太明白。你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要来课堂上睡觉?这个我也不好处理,让他们走?人家花钱了。那咋整,那就睡吧。
之前还有一次课程占了1天中秋假期。有学生留下匿名差评,说
课程不考虑假期竟然安排在中秋节,谁中秋节还学习?
这种我属实控制不了。有些时候课程的时间不太好安排,只能这样了。正常的课堂效果
正常的参加我的课程之后,你的效果应该是:
之前学习OpenFOAM一年了感觉也不会编程,算法也看不太明白。课程5天时间里,主流的CFD算法也能听懂个80%。对算法有全局到细节的认识,一些东西可能还不是很懂,这需要回去消化。代码方面,你能写出来课堂上90%的求解器。虽然一些求解器没跟上。但自己写的时候遇到了上百个bug,问老师后都解决了。5天时间之后,自信心爆棚!回去跃跃欲试想自己植入自己的算法。
另外,每个求解器,只要写出来的,我都会发礼品。因此我大体知道有多少人能写出来。那种热身的,基本都能写出来。
复杂的求解器,估计有30%-50%的人能写出来。那剩下的人没写出来,一些人去做自己的不相关的科研去了,一些人临时有事,一些人纯主动性不足不想写这个特定的求解器。
只要你主动的去吸收,主动问我,100%都能给你解决各种bug,所有求解器都能写出来
在高中,流弊的老师,带100个学生,考上清华也只有2个。一个班级同样有排名靠后的。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双方的努力。我好好备课,你好好去学。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