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慢。我想手动划分计算域,使用setFields也很慢。看别人的思路,先topoSet标记区域,然后再对区域进行setFields,也感觉挺慢的,时间上差不多吧?但是topoSet之后可以重复使用这个被标记的区域。
另一个思路是自己写程序进行赋值。我推测setFields和topoSet很慢,是因为每个赋值块它都要遍历一次网格,设置几千个球状的体积分数,就要遍历几千次网格?自己写程序的话,遍历一次就够了。
讲师
帖子
-
setFields是否可以并行计算提高效率 -
LES直流槽道边界层模拟,如何得到正则化速度u+以及正则化坐标y+?@OYYO 实际网格量的多少,CPU性能,并行核数都会影响这个的。
我算的395的那些算例可能几天一周算完了吧,比较久远,忘记了。 -
CFD跨声速流动在一维CFD密度基可压缩流动中,使用亚音速(总温总压)进口边界条件,进口静压使用线性外推,其余进口物理量靠总温总压和总温静压的关系给出,为什么算出来的进口处附近有震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
滑移壁面边界条件@齐彦鹏
滑移壁面,剪切应力设置为0
-
使用自适应网格细化并行计算结果在进行reconstructPar进行整合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先先贝 我的方法都在之前写的帖子里面分享出来了。算几个时间步很快的。而且串行计算三个时间步就差不多了,你设置的自适应加密等级也基本到位了。这个时候再运行一次setFields,给加密后的较密的网格赋值,再去分块。
分块的话也得想想加密的部分会不会在你流场里面移动,你的不同核之间的负载要基本平衡,可能还需要你手动去划分区域。 -
周期性边界明渠的两点相关性分析Ruu、Rvv、Rww如何计算?感谢大佬回复@coolhhh
这两个图分别对应 方法1 和 方法2 的计算结果吗,还是不同方向的结果?
不同方向的结果。$\xi$是$x$方向的间距,$\zeta$是$z$方向的间距。上面我画的都是相关系数,也就是相关函数进行了归一化,所以在间距$\xi$或$\zeta$为0时,相关系数都为1。
看起来对于槽道流这种展向和顺流向是均匀+时间平稳的流动是可以用时间平均之后的。问AI,AI也是这么说的。
我的数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也比较多,$\phi(x,z,y=y_0,t)$每个计算网格的值都输出了,时间上也以很小的时间间隔输出了一段时间。无论是时间上的相关系数还是空间上的,计算起来都没什么难度。
-
LES直流槽道边界层模拟,如何得到正则化速度u+以及正则化坐标y+?@CFD聚沙 我不太理解你的意思。哪个方法呀?
具有周期边界的槽道流初始化的方法,和实际计算时候如果你想得到一个湍流的来流的方法,肯定不一样的。
实际情况下只设置入口边界是不太行的吧,想得到湍流的来流还得发展一段距离。
我印象里论坛里也有好多讨论入口湍流的帖子。 -
周期性边界明渠的两点相关性分析Ruu、Rvv、Rww如何计算?@coolhhh
#5 的方法2下面公式是指 -
周期性边界明渠的两点相关性分析Ruu、Rvv、Rww如何计算?- 这两个图分别对应 方法1 和 方法2 的计算结果吗,还是不同方向的结果?
- 对于方法1 ,这个写法是系综平均求相关函数,最后还要归一化得到相关系数。如果时间非平稳和空间非均匀,理论上统计量跟选择的参考点位置
x
和时间t
都相关。但槽道流的在展向和顺流向是均匀+时间平稳的
,所以最后的统计特性都与参考位置参考点位置x
和时间t
都无关,所以可以用空间和时间一起平均得到最终统计量,of自带的postChannel工具就是这么做的。
- 计算空间相关函数有2种方法:
(1)方法1,根据《Shin K, Hammond J. Fundamentals of signal processing for sound and vibration engineers[M].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2008.》,已知在固定点位置,一条时间序列u(x=x0, y=y0, z=z0, t)
,针对这条时间序列求时间相关函数公式如下截图,在MATLAB中对应函数是xcorr
。这种方法要求序列足够长,并且点数足够多,才能算的准确。
类似的,在某一固定时刻,沿着空间展向z的一条空间序列
u(x=x0, y=y0, z, t=t0)
,也一样可以用xcorr
求空间相关函数,计算结果要准确,就要求这条序列的展向宽度要足够大,且点数足够多,否则计算结果就会偏差大。 如果计算域纵向足够长,把每条展向空间相关函数做空间平均,得到的结果应该也会比较准确。想要更准确就要加上每个时刻的平均,就要输出每个时刻的数据,计算量太大了,用空间平均了,其实时间平均应该就不用了,结果差别不会太大。(2)方法2,跟下面公式一样,计算两个序列的相关系数,对应MATLAB函数
corrcoef
。已知展向上空间多个点A(x0, y0, zA, t)
、B(x0, y0, zB, t)
、C(x0, y0, zC, t)
的时间序列,就可以假设选定A为参考点,依次计算出 AB、AC的相关系数,然后就可以把连成展向空间相关系数曲线。这种方法就要设置展向监测点,测量出每个点的时程数据,相对来说时程数据比空间数据(受限于计算域大小)更长,计算结果应该会比较准确。还可以设置多个不同x向位置的测点,再对计算的空间相关系数曲线平均,结果会更准确。 -
使用自适应网格细化并行计算结果在进行reconstructPar进行整合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先先贝
https://cfd-china.com/post/37664
可能理解错你的意思了,我和楼主之前是在另一个地方讨论自适应网格加密之后初始化的,然后他这里又出了这个问题,我之前的操作也遇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