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说明一下,涡脱频率是根据forceCoeffsIncompressible监测的升力时程得到的,虽然频率不对,但是其他阻力升力的统计特性都是能和实验对的上的
Mania 发布的最新帖子
-
RE: OF模拟结果涡脱频率是正常结果的四分之一
-
OF模拟结果涡脱频率是正常结果的四分之一
最近在OF里用LES模拟宽高比5:1的矩形,计算出来的力的统计特性都是对的上试验结果的,但是旋涡脱落的频率只有正常结果的四分之一。
用的CFD的设置也算过其他模型,结果也都是对的。
在这里向各位老师请教一下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
因为和大论文相关,非常需要各位大佬的帮助,希望大家不吝指教,谢谢大家了! -
RE: 请教mappedFile的相关问题
@mania 发现是我搞错了,用成了以前的不是DFSEM的算例,搞了两三天头晕了,捂脸
问题还是没解决@李东岳
这个二楼能删了么李老师 -
RE: 请教mappedFile的相关问题
问题已解决。
发现原因可能是points文件需要的是一条入口inlet面的边上的线。
比如下图,我本来用的是线CD上所有cell的坐标,然后报错如主楼所说,我稍微看了一下代码,发现 if (!fullMatched) 就会输出错误信息如上。然后我试了试把points中的数据换成AB线上的cell坐标就可以了。
具体原因本工程专业的代码小白现在先不深究了,等有空了再看看。
-
请教mappedFile的相关问题
最近在学习使用DFSEM湍流入口,需要在入口设置一些参数U、R、L,用的方法是mappedFile,相应的U、R、L和points文件在constant/ boundaryData/ inlet中。
在运行时候报错:
【
FOAM FATAL ERROR:(openfoam-2106)
Did not find a corresponding surfacePoint for every face centre】
之所以确定是因为mappedFile报的错,是因为我把入口改为均匀入口,不使用这些mappedFile就没问题。因此我猜想,是不是因为points文件中写的坐标的问题。(我选了inlet面200个点的坐标写入了points文件里,然后再其他三个文件中写入对应的U、R、L值。)
问题如上所述,希望各位前辈能指点一二。
-
RE: 请教各位前辈OF中湍流入口DFSEM的设置问题
@马乔 前辈你好,谢谢您的回复,也祝您中秋快乐。
看了您的回复,我的理解是,这个DFSEM算法,是根据我输入的R、L文件的值来计算出脉动速度(也就是您说的波动速度),然后加上U文件的值来生成相应的风场。
我看了tutorials中的case后,现在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不知道怎么理解,麻烦您指导一下:
1、对于U、R、L和point四个文件中数据的个数,可以随便定义若干个点就行?比如我inlet面(y×z)有5000个点,我就挑y方向一列800个点的数据,来输入对应的四个文件就行?2、这个U文件应该是输入的平均风速吧?比如我想要生成的流场是平均速度为(1 0 0),波动速度为0.5,那么U文件中所有的数据都应该是(1 0 0)对么?
3、相应的R和L文件,雷诺应力R应该就是[ui'uj']的一个对称张量,湍流尺度L应该怎么定义呢,看case中是一个列向量,那假如一个三维各向异性的湍流场是否需要输入一个n行3列的数据,如
{ L11 L22 L33 L11' L22' L33' L11'' L22'' L33'' L11''' L22''' L33''' ...... }
再次感谢您的回复,希望您空闲的时候能再指点一二,谢谢!
-
请教各位前辈OF中湍流入口DFSEM的设置问题
关于OF中DFSEM的设置,有一些问题请教各位前辈;
Q :0文件中U的设置
看OF用户手册里给的一个case:channel395DFSEM tutorial,地址是链接文本,它的入口代码是inlet { type turbulentDFSEMInlet; delta 1; U { type mappedFile; mapMethod nearest; } R { type mappedFile; mapMethod nearest; } L { type mappedFile; mapMethod nearest; } d 1; nCellPerEddy 1; scale 1; value $internalField;
这个case中U、R、L用的是把初始插值数据放入到constant文件中然后在计算开始时候赋值给入口(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如有错处恳请指导一二)
这里我有两个问题:
1、入口inlet面有多少个cell就在U、R、L三个文件中赋多少个值么?
2、问题1的基础上,如果是用U、R、L文件赋值的话,又该怎么给定这些数值。比如入口有4个点ABCD,如果每个点赋值一个UX 1 1 1 1,为什么不是1.1 1.2 1.3 1.4呢? -
RE: tecplot算一个新变量后无法显示出来怎么解决?
@benqing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回复!
我的确是想要做展向平均,看到了你给的链接太激动了,本来想着装好这个程序后再拿着成果来这个帖子跟您回复,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结果整了一晚上没有编译成这个代码😂折腾了一晚上没弄好还是厚着脸皮跟您请教一下。
我按照他的方法,先是把代码文件拷到根目录里面,
然后 wmake ,但是提示 command not found,
我又搜了一圈,说可能是没有编译环境变量,我就 sudo vi /etc/profile ——export PATH=<你要加入的路径>:$PATH,但还是不行
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谢谢。以下是他的安装方法
info:- tool is based on the OpenFOAM utility 'postChannel'
- to compile the utility: source code should be copied to
WM_PROJECT_DIR/applications/utilities/postProcessing/miscellaneous/
'wmake' to compile the source code -
RE: tecplot算一个新变量后无法显示出来怎么解决?
@benqing
您好,谢谢你的意见,我试了一下还是不行,如图。
现在的问题似乎是,就算新的变量计算成功了,也不能正确的生成图像,现在是困在这一步,也找不到原因😂您建议的用matlab算,我也试过了,问题是我的case中有好几个钝体,在matlab、origin里面作图的话,在本应该是空白的钝体的位置处,会产生很多杂乱的图(我猜应该是自动插值生成地)
很感谢您的回复和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