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OpenFOAM
  3. 有关OpenFOAM中的双流体模型

有关OpenFOAM中的双流体模型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OpenFOAM
39 帖子 9 发布者 50.0k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15

    @李东岳 是的,没有这项,求解思路变了,那有什么依据吗?不是Rusche那篇论文思路了?有论文依据吗?谢谢~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金石为开 最后由 编辑
    #16

    @金石为开 Rusche中表3.1,右边的是bubbleFoam的方程,左边的是你看到的缺少系数的方程。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金石为开金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
    #17

    @李东岳 {捂脸},看来我要把那篇论文打印出来好好看看!谢谢老师。我也开始研究可压求解器了,看到您博客有一步推导,没看懂,推了几次都不对,

    19式。老师您看看~~谢谢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18

    @李东岳 东岳先生,我看多相流计算需要群体平衡模型,可是目前openfoam版本里面两相欧拉貌似没有这个模型,请问下openfoam里面有类似群体模型的实现吗?借鉴借鉴,谢谢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金石为开 最后由 编辑
    #19

    @金石为开
    目前并没有群体平衡模型,官方正在开发,看Henry造化了....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金石为开金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20

    @李东岳 东岳先生,以你的了解,我要研究气泡流,考虑气泡之间作用,没有群体平衡模型,用其他啥方法可以做到呢?我知道的几种有IATE,DPMFoam,你怎么看,这些可以做到吗?谢谢老师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21

    @李东岳 老师我正研究两相流代码,看到里面有一个Partial Elimination Algorithm(PEA算法)这是什么东西?第一次听说,老师懂么?可否解释一下?或者提供资料看看呢?谢谢

    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C 离线
    C 离线
    CFD中文网
    在 中回复了 金石为开 最后由 编辑
    #22

    用来离散曳力的,曳力很重要,搞出来不同的方法,PEM,PIM。See: Spalding D B.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multi-phase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J]. Recent advance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1980, 1: 139-167.

    CFD中国标准用户测试帐号
    目前由徐笑笑登录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C 离线
    C 离线
    CFD中文网
    写于 最后由 CFD中文网 编辑
    #23

    最近测试了几个数据,semi-conservative以及fully-conservative形式的方程求解的过程中,至少对于实验室规模的鼓泡床数据都还可以哈。
    0_1483069128791_草图.png

    对于PEA,建议看Alberto的这个文章,相对更容易,你知道一般原始文章都比较晦涩:sunglasses: :
    Passalacqua A, Fox R O. Implementation of an iterative solution procedure for multi-fluid gas–particle flow models on unstructured grids[J]. Powder technology, 2011, 213(1): 174-187.

    CFD中国标准用户测试帐号
    目前由徐笑笑登录

    L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uyf
    在 中回复了 CFD中文网 最后由 编辑
    #24

    @cfd-china 请问你的计算结果是多长时间的平均值?鼓泡床的计算网格是几维? 谢谢

    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uyf
    在 中回复了 CFD中文网 最后由 编辑
    #25

    @cfd-china 感觉到OpenFOAM 4.x,发现还是没有解决bubble column上部无液体区域中仍有液速的问题

    李东岳李 WeakFormW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liuyf 最后由 编辑
    #26

    @liuyf 出现相分离的情况,openfoam发布的现存的代码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采用非守恒形式的时候,相分离气体的速度为气泡最终速度。在采用半守恒或者全守恒的时候。完全的相分离气体的速度等于液体的速度。这也比较符合物理的。当气体相分数非常低,气泡速度约等于液体运动速度。

    目前更加困难的是壁面附近的相界面交换力的数值处理防止振荡。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刘 离线
    刘 离线
    刘扬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7

    @李东岳 请问东岳大神《OpenFOAM用户指南》,《OpenFOAM编程指南》,《ANSYS Fluent群体平衡模型指南》这三本书怎么找,哪里有资源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金 离线
    金石为开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8

    @李东岳 东岳老师,我就是用twophaseEulerFoam求解气泡流的,不过计算过程中总是发散,或者计算一段时间就crash了,以你的经验我该注意些什么?之前是alpha0边界给的1估计导致发散,可变成0.3也后期发散了,还有别的可能吗。?或者有相关的案例资料也可以?谢谢老师~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C 离线
    C 离线
    CFD中文网
    在 中回复了 liuyf 最后由 编辑
    #29

    @liuyf 在 有关OpenFOAM中的双流体模型 中说:

    请问你的计算结果是多长时间的平均值?鼓泡床的计算网格是几维? 谢谢

    3维的,150s的平均值。

    CFD中国标准用户测试帐号
    目前由徐笑笑登录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
    #30

    0_1488991826032_Screenshot from 2017-03-08 17-49-05.png

    经测试,虽然可以使用比较大的时间步长,最新版本的双流体模型的求解器在壁面附近依然存在压力波锯齿分布,对比老算法,在网格不是太细的情况下已经大大改善。但是吐中网格细化之后,还存在问题。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金石为开金 花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
    #31

    一年过去了,好久没来,上次做这个验证还在2017年3月份...哈哈

    目前并没有群体平衡模型,官方正在开发,看Henry造化了…

    OpenFOAM已经发布。植入的是离散法。我的前雇主单位HZDR贡献的代码。目前还在测试中。


    挖坟更新下,关于这个动量插值方法,理论上,来源于动量方程的源项处理。即将CFD动量方程中的力区分为体积力和表面力。

    体积力

    若按照体积力的方式处理。例如twoPhaseEulerFoam双流体模型中原本的曳力:

    UbEqn = 
            (
                (scalar(1) + Cvm*rhob*alpha/rhob)*
                (
                    fvm::ddt(Ub)
                  + fvm::div(phib, Ub, "div(phib,Ub)")
                  - fvm::Sp(fvc::div(phib), Ub)
                )
              - fvm::laplacian(nuEffb, Ub)
              + fvc::div(Rcb)
              + fvm::div(phiRb, Ub, "div(phib,Ub)")
              - fvm::Sp(fvc::div(phiRb), Ub)
              + (fvc::grad(beta)/(fvc::average(beta) + scalar(0.001)) & Rcb)
             ==
              - fvm::Sp(alpha/rhob*K, Ub)//按照体积力处理
              + alpha/rhob*(liftCoeff + Cvm*rhob*DDtUa)//按照体积力处理
            );
    

    这种方式是一种非守恒的处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网格正交性、三个方向的导数均会影响计算结果。大量的案例均证实了twoPhaseEulerFoam双流体模型对非正交网格的支持性较差。同时,这种非守恒的处理方式,会引起非守恒误差,虽然网格分辨率越高,误差越小。但对于双流体模型,网格还不能的任意小(双流体模型网格限制性)

    表面力

    另一种方式是按照表面力来处理,比如不可压缩流动量方程中的压力,代码为

    solve(UEqn == -fvc::grad(p));//按照表面力计算fvc::grad(p)
    

    VOF中的表面张力:

            solve
            (
                UEqn
             ==
                fvc::reconstruct
                (
                    (
                        fvc::interpolate(interface.sigmaK())*fvc::snGrad(alpha1)
                      //公式(23)第4项,按照表面力计算fvc::snGrad(alpha1)
                      - ghf*fvc::snGrad(rho)
                      //公式(23)第5项,同
                      - fvc::snGrad(p_rgh)
                      //公式(23)第6项,同
                    ) * mesh.magSf()
                )
            );
        
    

    这是一种按照表面力的方式的直接植入。在有限体积法法中,力通常按照表面力的方式来处理(守恒的)。同时,需要注意压力棋盘分布的处理。

    在新版的twoPhaseEulerFoam双流体模型求解器中,曳力、升力等均按照表面力的方式来处理。同时保留了体积力的处理方式,用户可进行选择。个人针对这个新算法做了一些测试,其能很好的保证无震荡,但是和实验值比起来误差非常大: http://www.cfd-china.com/topic/956 个人感觉是为了防止震荡,速度方程的处理过于激进,有待后续研究。

    各种力的处理方式,实际上都是求解的同一个方程,但是结果截然不同,可能这就是CFD算法的奥妙吧!!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Z 离线
    Z 离线
    zwl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2

    双流体和多流体求解器中需要设置的各相的直径对模拟结果有什么影响,需要以什么样的规则设置?请研究相关求解器的CFDers讨论下,谢谢。@东岳
    根据我的经验,直径大小的设定好像跟网格尺寸有关,但不知具体什么关系。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花 离线
    花 离线
    花之水聿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33

    @东岳 东岳老师,请教您一个问题,湍流模型选用SST k-w时(选用壁面函数),边界层的y+选用多少比较合适呢?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花之水聿 最后由 编辑
    #34

    @花之水聿 普适性,如果网格非常细,需要在1左右,如果调用壁面函数,需要在50-200之间。但这不是定律。多相流这面有些其他量比y+更重要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花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