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OpenFOAM
  3. multiphaseEulerFoam,颗粒分选,动理学模型

multiphaseEulerFoam,颗粒分选,动理学模型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OpenFOAM
14 帖子 2 发布者 693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X 在线
    X 在线
    xuyan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5

    @李东岳 感谢老师的建议!目前做了三组模拟,大颗粒的分压系数Bm分别选用1、5和10。效果如下图,增大分压系数会影响堆积形态,但对于颗粒分选现象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f3db22fd-1e37-4ab2-9cb7-834192384472-image.png
    e3273421-bf4b-4ebe-9f2c-d823c2f80e9f-image.png
    b14dd26f-7fa3-475f-98cc-255bda4b23dc-image.png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6

    这一项长什么样?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X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X 在线
    X 在线
    xuyan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
    #7

    @李东岳 这个是摩擦压力的计算公式 db75b078-c06c-45ae-b356-d43e99ba84c2-image.png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8

    你植入的思路是什么,放在动量方程了么?

    这个压力为什么会把大颗粒弄到上面,小颗粒弄到下面。从方程的角度怎么理解这个机制?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X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X 在线
    X 在线
    xuyan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9

    @李东岳 这个力放在了动量方程中,具体修改直接在颗粒动理学模块摩擦压力返回值中加上了这个分压系数。图为动量方程的表达式。目前的理解是小颗粒承担的摩擦压力更小,坍塌速度更快,更早达到稳定的堆积形态,大颗粒坍塌速度更慢,在小颗粒上方坍塌,并且达到更远的坍塌距离。f832025d-5af2-4681-8b33-b1465c6828aa-image.png
    论文中的模拟结果好像也表现为这种形式,小颗粒先坍塌聚集,大颗粒在小颗粒上方坍塌bf822409-0abf-43e6-8d45-3a7e32320926-image.png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0

    你那个$p_m^f$比较长,目前我也理解不上去这个的梯度跟$\bfU$的关系。$p_m^f$有简化模型么?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X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X 在线
    X 在线
    xuyan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11

    @李东岳 老师目前用的这个公式是找的几个里面最简单的公式,近期我在读文献看看其他人的方法,有更简化的模型或者其他进展再和您交流。之前找了分压系数Bm的几个不同的表达式0bdc2f00-4c75-4f6b-b29f-90ed8b60f664-image.png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2

    最好能简化一下。比如湍流分散力的模型都带$\nabla\alpha$,这就很好理解,alpha梯度大,湍流分散力大,可以把alpha的梯度抹平。你那个摩擦压力目前看不出来怎么解释颗粒分选。我对这个摩擦压力也不熟悉。那你再看看。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X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X 在线
    X 在线
    xuyan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13

    @李东岳 嗯嗯,谢谢老师!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4

    后来这个怎么样了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