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Fluent
  3. 【求助】欧拉多相流模拟颗粒流被空气流干燥的传热传质

【求助】欧拉多相流模拟颗粒流被空气流干燥的传热传质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Fluent
6 帖子 5 发布者 6.5k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M 离线
    M 离线
    MR.不欢喜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

    问题描述:0_1524825105430_4f46b4ee-a5b3-4a47-a24c-55ad0c7306bc-image.png
    图示为滚筒横截面,初始滚筒下部填充颗粒相,粒径2mm左右,填充率在20%左右,体积分数60%,上部为热空气,滚筒转速3rpm到12rpm。颗粒含水,其密度远远大于空气密度;要模拟滚筒转动增混作用和热风加热作用下,气相与颗粒相之间的传热传质过程,即颗粒相受热,所含水分蒸发进入气相的过程。
    现在流场和温度场的计算都是可以的,但开启组分输运模型后却总是发散。组分输运设置如下:
    0_1524825847514_bad1c818-e944-4e83-95f5-ca9f0813addb-image.png 0_1524825884452_1a628c11-5f4a-47c6-9cb8-aba10abf65f5-image.png 0_1524825914317_84b5634c-d1b2-4fd9-8d5a-5e18161d3cfa-image.png
    想请各位给提点提点,实在是一个人探索,两眼瞪着发散的结果,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想问一句,从软件的角度上来讲,这种模拟思路是否是可以实现的?如不能那我就趁早转去DEM,如能那还请各位能指点指点。
    再附一张颗粒相的设置图:
    0_1524826854147_40609aa7-7bb6-41b3-a5b4-676ce3dbc682-image.png 0_1524826880150_9e0622dd-ec57-4f15-9caf-e5330410cf6f-image.png
    其他参数为默认设置。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j刘侃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

    可以尝试ddpm模型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M 离线
    M 离线
    MR.不欢喜
    写于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
    #3

    Interfacial area concentration is defined as the interfacial area between two phases per unit mixture volume. This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predicting mass, momentum and energy transfers through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phases. When using the Eulerian multiphase model with non-granular secondary phases, you can have ANSYS Fluent compute the interfacial area in one of two ways:
    use a transport equation for interfacial area concentration as described in Interfacial Area Concentration. This allows for a distribution of bubble diameters and coalescence/breakage effects.
    use an algebra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pecified bubble diameter and the interfacial area concentration. ——Fluent help 17.5.5

    既然涉及颗粒相的Interfacial area concentration的计算,所列两种方法都不能使用,想问一句,对应颗粒相的Interfacial area concentration要如何计算。 @l-j刘侃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H 离线
    H 离线
    Harvest
    在 中回复了 MR.不欢喜 最后由 编辑
    #4

    @mr-不欢喜 Interfacial area concentration一般计算颗粒的合并 破碎,个人感觉应该不适用与你这个干燥问题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5

    @Harvest 你主要研究Interfacial area concentration?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T 离线
    T 离线
    threedtu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6

    你两相间的传热项选的什么?两相的温度是怎样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