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CFD彩虹条
  3. 说实话,根本不知道选择什么湍流模型

说实话,根本不知道选择什么湍流模型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CFD彩虹条
6 帖子 5 发布者 9.2k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C 离线
    C 离线
    CFDngu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

    我做波浪方面的,有时候用RANS,效果不算太好。

    而且实际上我看别人用RANS各种模型,都是根据试验结果把参数调来调去,最后是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可是这真的叫模拟湍流而不是凑数吗。。

    当时开发的时候水槽中没有结构物,用层流就算了。但是当加上结构物之后,或者考虑波浪破碎等情况时,大部分人是加上了湍流模型,用那几个常用的模型封闭,再模拟。而我手贱用层流算了下,最不能忍的是效果还不错,有时候和试验数据对的还挺好,这能信?

    虽然一般的网格达不到DNS要求,不过我调用laminar是不是也可以看做一种近似DNS的方法?感觉直接解N-S方程可能在我这个学科还能更准确一些。。。。

    PS:谁能告诉我水槽中的Re怎么算,特征长度取什么。。。
    问了问老师,大体意思是:“哪个和试验模拟的好用哪个算”
    我:。。。。。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R 离线
    R 离线
    random_ran 大神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

    Hi CFDngu:

    湍流问题至今也没人能说完全理解。这方面的研究是当前数值计算的一个热点方向。你提到的“凑数”,不知道具体是怎么调的?是调整收敛准则,是调整离散格式,是调整映射方程,是调整算法,是调整时间步长,是调整网格质量?

    如果你觉得这也是凑数的话。 实际上,这些“调整”是做好CFD的必要条件。不同的物理模型,用不同的PDE描述,相应的数值解法本来就有很依赖所要解决的问题。DNS是好,但是计算能力达不到工程上应用的水平。不过精度能满足一定要求,本身就很了不起了。

    借用一句歌词:

    “不完美,另一面,多美。''

    Yours in CFD,

    Ran

    C 程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C 离线
    C 离线
    CFDngu
    在 中回复了 random_ran 最后由 编辑
    #3

    @random_ran

    正常的调整如网格、时间步长、离散格式这种不在我说的范围之内。

    我指的很多都是乱调参数,而这些参数往往要通过试验或者某些方法来确定。如果用Fluent可能有人雷诺数都乱给,更不必说篡改结果的了。

    不过刚刚那些我就是发发牢骚,湍流问题本来就是大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

    最让我无语的地方在于,我明明用层流算的结果很好,就因为同领域的别人都用RANS算,我不用就会遭到质疑。

    退一万步说,我本来就不觉得雷诺时均的方法就一定是最好的,为什么不用就好像一定是错的一样。。。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H 离线
    H 离线
    huoyanxiadebing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

    看到你的帖子,发现你做的都是外流场,对于外部流动,沿表面位置分布的雷诺数大于500000时,通常认为流动状态为湍流;沿障碍物的雷诺数大于20000时认为流动状态为湍流,如果你的模型中雷诺数不是很大的话,你用层流模型计算即可,这就是有时候你用层流模型算的比较准确的原因;对于雷诺数的计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选好特征长度,对于没有结构物时,你要以水槽的长度或高度来算雷诺数,加上了结构物,就要判断是否产生了湍流现象,以结构物的某个长度及其附近的速度来计算雷诺数。

    S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程 离线
    程 离线
    程迪
    在 中回复了 random_ran 最后由 编辑
    #5

    @random_ran
    就是模化问题,适用范围的分布就像集邮,所以这玩意儿就是art,不是science

    已婚,勿扰。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S 在线
    S 在线
    Stan同学
    在 中回复了 huoyanxiadebing 最后由 编辑
    #6

    @huoyanxiadebing 在 说实话,根本不知道选择什么湍流模型 中说:

    看到你的帖子,发现你做的都是外流场,对于外部流动,沿表面位置分布的雷诺数大于500000时,通常认为流动状态为湍流;沿障碍物的雷诺数大于20000时认为流动状态为湍流,如果你的模型中雷诺数不是很大的话,你用层流模型计算即可,这就是有时候你用层流模型算的比较准确的原因;对于雷诺数的计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选好特征长度,对于没有结构物时,你要以水槽的长度或高度来算雷诺数,加上了结构物,就要判断是否产生了湍流现象,以结构物的某个长度及其附近的速度来计算雷诺数。

    前辈您好,请问这里提到的两个临界值是否有相应文献的支撑?

    如果要计算防波堤(例如沉箱防波堤和水下防波堤)附近的雷诺数来选取相应的湍流模型(适用于低雷诺数或高雷诺数的),这个特征长度应该取防波堤的高度吗?对于二维和三维情况,特征长度的选取是否有不同呢?

    另外,结构物附近的速度是否有较为通用的估算方式?对于防波堤附近的速度,能否用基于浅水波理论的公式Uh=cη进行估算呢(水深h,波速c,自由面高度η)?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