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1yne
帖子
-
关于nuTilda -
关于nuTilda@李东岳 我这个计算域很大,所以要一个比较接近的内部场值来加快收敛。我内部场和进口值是一样的,东岳老师,nuTilda的进口应该给多少?
我现在去看看GPT怎么说 -
关于nuTilda@李东岳 但是这个对计算有显著影响,而且值给小了会bounding
-
关于nuTilda@李东岳 是internalField,nuTilda有类似k,epsilon,omega的估算方法吗?
-
关于nuTilda根据NASA和CFDonline的一些说法,nuTilda的值跟粘度是同一数量级,openfoam的案例里面,给的都是0.05 0.14这种很大的数字,有人了解吗?
我的粘度nu是1e-5,nut是0,DES-SA计算时,如果nuTilda给1e-3到1e-8都会出现bounding,但不会浮点溢出
-
CloudFunctionObjects如何使用?@Rachel0096 kinematicCloudTheta就是
-
编译求解器,原始某些功能无法使用问题楼主解决了吗
-
大气边界层温度层结@李东岳 跟做风工程的论文上看起来一样,但他们都是缩尺的或者绝热的。我一放大尺度或者用温度剖面就不行了
-
大气边界层温度层结各位老师好!
想请教下,4km高度的大气,还属于ABL的范畴吗?
我目前用buoyantBoussinesqPimpleFoam以及对数率速度剖面,线性温度剖面(6.5K/km随高度递减)模拟,流场会向上运动,速度会变得大,然后在出口顶部出现一块高速区,出口底部出现低速区。
如果入口速度变大且温度梯度变小,或者给均匀的温度,流场看起来比较正常。 -
PISO算法讨论1.就是湍流模型
2.你可以理解为是个接口,具体是什么根据你的设置,你可以去找下tutorials里面fvModel文件看下
3.去了解下fvVectorMatrix UEqn,不是你想象的这种连等fvm::ddt(U) + fvm::div(phi , U) + MRF.DDt(U) + turbulence->divDevSigma(U) == fvModels.source(U) == -fvc::grad(p)
请教下这种红字怎么打出来的
-
PISO算法讨论- icoFoam是不能用湍流模型的,fvm::laplacian(nu , U)是动量方程右边的粘性项。pisoFoam用湍流模型把粘性项模化turbulence->divDevSigma(U)。fvModels.source(U)是源项。
2.solve(UEqn == -fvc::grad(p))是momentumPredictor里面的,不开的话是用不上的,我感觉你是不是把它理解成求解了?
- icoFoam是不能用湍流模型的,fvm::laplacian(nu , U)是动量方程右边的粘性项。pisoFoam用湍流模型把粘性项模化turbulence->divDevSigma(U)。fvModels.source(U)是源项。
-
DES涡耗散不足@李东岳 好,谢谢东岳老师。我问了下,主要原因可能是网格太粗和二维
-
DES涡耗散不足@Afr1yne 是不是网格粗导致dw太大所以耗散不足
-
DES涡耗散不足@李东岳 东岳老师你看刚分离的时候感觉还挺好 远处就会变成一大团 是不是网格太粗了
-
DES涡耗散不足 -
DES涡耗散不足请教下各位老师,我这个模型比较大二维14000x4000m,300多万网格,yplus小于300,正常来说网格比较粗是应该耗散过大吧,为什么这里脱落的涡一直不耗散呢?
还有就是LES滤波的尺度是根据第一次网格定的,还是动态的根据当地网格定的?
-
使用openfoam自定义边界条件报错,恳请各位老师指正。@xpqiu 哈哈哈必应第二条就是,谢谢邱老师!
-
buoyantfoam计算发散求助@Miraitowa 把出口也设成fixedFluxPressure; 然后设置个pref试下
-
buoyantfoam计算发散求助@Miraitowa 我看你说的是能算几步才发散是吧,可以把图放上来看一下。我之前用buoyantFoam发散是因为尺度问题,你把整个计算域缩小一下试试能不能跑
-
使用openfoam自定义边界条件报错,恳请各位老师指正。@xpqiu 邱老师这个是您吗?如果这篇论文还有的话能否发我一份?谢谢!
我的邮箱是 vesak04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