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D

Dr.Yiqi Wang

@Dr.Yiqi Wang
关于
帖子
28
主题
7
群组
0
粉丝
0
关注
0

帖子

最新

  • forALL(Y1,i)单独列出每一组分的输运方程
    D Dr.Yiqi Wang

    大哥,请问我模拟CO在空气中的扩散,我用CO代替颗粒物,我想修改CO的组分输运方程模拟颗粒物的沉积效应,请问如何加载UDF


  • 粒子在气流的运动-欧拉方法
    D Dr.Yiqi Wang

    @李东岳 在 粒子在气流的运动-欧拉方法 中说:

    这个不是mixture模型,但是很类似。

    老师,请问一下,这个咋实现的,这个是不是用最普通的对流扩散方程就能实现


  • 粒子在气流的运动-欧拉方法
    D Dr.Yiqi Wang

    为了模拟粒子传输过程,研究采用了欧拉法,将颗粒视为连续体。考虑到室外颗粒浓度相对较低,颗粒相只占很小一部分体积。因此假定颗粒运动不会影响湍流且假定粒子相的速度与气流相同。控制方程如下7789ac15-bb75-494a-9f35-c2b33d6372eb-image.png

    请问这个是采用欧拉里边的mixture模型计算的吗?


  • 用于实现吸收空气中CO的源项UDF
    D Dr.Yiqi Wang

    计算域某个区域可以吸收CO,吸收的CO的量与该区域的每个网格单元本身的浓度值成正比,请问各位老师这个UDF对吗,我设置了这个之后CO浓度无变化

    #include "udf.h"

    DEFINE_SOURCE(co_absorption, c, t, dS, eqn)
    {
    real S;
    real Ci;

    Ci = C_YI(c, t, 0); // 获取CO的浓度,假设CO是第一个组分(编号为0)
    
    // 计算吸收区域吸收CO的量
    S = -0.0064 * Ci;
    
    // 更新源项数组
    dS[eqn] = S;
    
    return S;
    

    }


  • 数值模拟UDF,污染物吸收源项
    D Dr.Yiqi Wang

    模拟CO在空气中的扩散,计算域存在一个区域A,该区域可以吸收部分CO,吸收量N = K*C (C是进入到A区域的CO的浓度)。我采用的是组分输运模型,以下是UDF的代码,请问各位我这么写有错误吗?

    #include "udf.h"
    
    DEFINE_SOURCE(co_absorption_source, c, t, dS, eqn)
    
    {
    
    real co_mass_fraction;
    
    real absorption_rate;
    
    real K = -1; // 假设吸收系数为 -1
    
    co_mass_fraction = C_YI(c, t, 0); // 获取 CO 的质量分数,0代表第一个组分
    
    absorption_rate = co_mass_fraction * K; // 计算 CO 被吸收的量
    
    dS[eqn] = absorption_rate; // 将被吸收的 CO 量作为源项
    
    return 0.0; //

  • 树木--多孔介质
    D Dr.Yiqi Wang

    image.png


  • 树木--多孔介质
    D Dr.Yiqi Wang

    @李东岳 在 树木--多孔介质 中说:
    老师,您好。我确实是在组分输运方程中加了一个下沉项,但我发现加进去,计算结果并未发生变化,是我的UDF写的不对吗?我是先计算流场,稳定后,仅计算CO的组分方程。

    代码如下:

    #include "udf.h"
    
    DEFINE_SOURCE(co_absorption_source, c, t, dS, eqn)
    {
        real co_mass_fraction;
        real absorption_rate;
        real K = -0.0064; // 假设多孔介质吸收系数为 -0.0064
    
        co_mass_fraction = C_YI(c, t, 0); // 获取 CO 的质量分数,第三个参数为组分索引,0代表第一个组分
    
        absorption_rate = co_mass_fraction * K; // 计算 CO 被多孔介质吸收的量
    
        dS[eqn] = absorption_rate; // 将被吸收的 CO 量作为源项
    
        return 0.0; // 返回任何值都可以,因为我们已经在 dS 中设定了源项值
    }
    

  • 树木--多孔介质
    D Dr.Yiqi Wang
    #include "udf.h"
    
    DEFINE_SOURCE(co_absorption_source, c, t, dS, eqn)
    {
        real co_mass_fraction;
        real absorption_rate;
        real K = -0.0064; // 假设多孔介质吸收系数为 -0.0064
    
        co_mass_fraction = C_YI(c, t, 0); // 获取 CO 的质量分数,第三个参数为组分索引,0代表第一个组分
    
        absorption_rate = co_mass_fraction * K; // 计算 CO 被多孔介质吸收的量
    
        dS[eqn] = absorption_rate; // 将被吸收的 CO 量作为源项
    
        return 0.0; // 返回任何值都可以,因为我们已经在 dS 中设定了源项值
    }
    

  • 树木--多孔介质
    D Dr.Yiqi Wang

    各位老师们好!
    我在计算域中定义了一个多孔介质区域,多孔介质作为一个污染物的汇项,把部分污染物吸收,汇项满足关系式S=C*K(kg/m3.s),C是污染物浓度,K是系数。请问这个如何实现,谢谢各位老师,师兄师姐们:xinxin:


  • 求助:在复现一篇论文时编写的附加动量源方程编译不通过
    D Dr.Yiqi Wang

    兄弟,这个是树木简化为多孔介质吧,这个比较简单,不要用UDF就能实现,直接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就可以了,就是需要转化一下,多孔介质模型所填的阻力系数=2*LAD*Cd。另外,兄弟,我也是在做这个,我想在多孔介质区域加一个附加项,考虑树木对例子的吸附,会吗?欢迎加我讨论QQ1225220118


  • 求助各位老师帮忙,谢谢
    D Dr.Yiqi Wang

    假定两种情况,A情况:房间有开口,里边有一个污染物源不停的释放,给定一个速度场,稳定后的浓度为C1(kg/m3),且单位时间从房间开口离开房间的污染物量的量为Q1(kg/s)(为正值),单位时间从房间开口返回到房间的污染物的量为Q2(Kg/s)(负值),因此单位时间从房间出去的净污染物的量为Q3=Q1+Q2(kg/s)。B情况:一样的房间,一样的污染源释放率,但速度场不同,稳定后的浓度为C2(kg/m3),且单位时间从房间开口离开房间的污染物量的量为w1(kg/s)(为正值),单位时间从房间开口返回到房间的污染物的量为w2(Kg/s)(负值),因此单位时间从房间出去的净污染物的量为w3=w1+w2(kg/s).但发现,C1和C2差异很大,但Q3和w3几乎相同,请问如何解释


  • FLUENT定义新的变量--质量分数的对坐标的偏导dc/dx
    D Dr.Yiqi Wang

    @zousiyu 好的,谢谢你,我来试试


  • FLUENT定义新的变量--质量分数的对坐标的偏导dc/dx
    D Dr.Yiqi Wang

    @zousiyu 你好,可以说的详细一点吗?这个我没咋听懂:143:


  • FLUENT定义新的变量--质量分数的对坐标的偏导dc/dx
    D Dr.Yiqi Wang

    给位老师好,在FLUENT中,查看某个量的云图,可以直接选择这个变量,但是有一些变量是没有的,比如质量分数对坐标的偏导,dc/dy或dc/dx,这个时候如何显示某个面的dc/dx云图呢,c是质量分数。在自定义变量那边,只看到了速度的偏导du/dx


  • 请教下在钝体仿真中为什么网格尺度越小,反而效果越不好
    D Dr.Yiqi Wang

    说明前期没收敛啊,网格无关性是要做的


  • 多孔介质多组分,交界面处真实物理场不连续
    D Dr.Yiqi Wang

    @kdfluxit 根据质量守恒,肯定不连续啊


  • 请问Fluent如何定义浓度梯度呢?比如dc/dx或dc/dy, c是浓度
    D Dr.Yiqi Wang

    @liuwenchao 我看了帮助,里面写的没有涉及到


  • 请问Fluent如何定义浓度梯度呢?比如dc/dx或dc/dy, c是浓度
    D Dr.Yiqi Wang

    @liuwenchao 谢谢哥,麻烦了


  • 请问Fluent如何定义浓度梯度呢?比如dc/dx或dc/dy, c是浓度
    D Dr.Yiqi Wang

    @liuwenchao b3a84cd4-dc71-4192-8407-491c4e235356-image.png
    请问你用的是多少版本的,我的是19R1版的


  • 请问Fluent如何定义浓度梯度呢?比如dc/dx或dc/dy, c是浓度
    D Dr.Yiqi Wang

    @liuwenchao b1e7fc13-c395-4842-8f13-4e1bbf190c73-image.png
    这个都有,就是没有导数,哎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