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CFD彩虹条
  3. isoAdvector作者对于代码集成到OpenFOAM中的回答

isoAdvector作者对于代码集成到OpenFOAM中的回答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CFD彩虹条
7 帖子 4 发布者 10.1k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W 离线
    W 离线
    wwzhao 超神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

    https://www.cfd-online.com/Forums/showthread.php?p=654090

    社区都不愿把自己的代码贡献给基金会,感觉这是基金会现在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 :confused: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赵一铭 编辑
    #2

    这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我一直觉得在国外OpenFOAM存在至少3个圈子。但我不会谈任何他们之间的私下纷争,背后讨论人不是中国人的风格。我也尽可能不卷入纷争,虽然这很难。但某些公开的事情或许可以扯扯。并且下面我说的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

    国外OpenFOAM各自独立圈子的形成有太长时间的历史原因和商业原因,就像国外各种宗教冲突一直不断。但是得益于中国人民友好、无宗教、团结的特性(不是有个游戏里面全世界中国人联合起来杀老外僵尸么),且得益于国内OpenFOAM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OpenFOAM圈子还没大体形成。但是个人觉得马上会出现,2008年左右苏老师对国内OpenFOAM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之前也和苏老师有一些私下的交流一直对苏老师心存感激。在2013 2014年之后,我也打算为了国内OpenFOAM的发展,尽可能的贡献一些自己的资源。并且我希望是一个大而统一的圈子。而不是国外那样四分五裂。

    正如CFD界发布的,OpenFOAM和ANSYS最大的区别在于OpenFOAM完全是老大自己拍脑袋做决定,ANSYS存在董事会互相制约。如果看OpenFOAM的发展,2004年OpenCFD才开始发布OpenFOAM,目前13年,已经拿到了大部分的欧洲市场,远比已经发布40年的Fluent要快。这就是曾经国内一个云计算公司老哥对我说的“一个人走的更快,一个团队走的更远”。在这里我主要是说OpenFOAM在几个人的团队下,明显劲头远比Fluent强劲。发展之后的问题就是变现。

    I am always wondering why Henry and Hrv were good friends (Dedicated to ... in their PhD.'s) and now its something complete different.

    人人都要生存,Henry,Hrv,我和你都要生存。既然手里有技术,就要变现。但是变现的途径不同导致分歧。Henry和Hrv喜欢的是不同的测略,二者技术为王,但是一提到商业,最终导致分崩离析。就像著名摇滚乐对Guns and roses,主唱Axl和主音吉他Slash由于性格原因互相敌对20年,2016年又复合了,为什么?都需要生存,在一起才是原本的Guns and roses。

    The requirement for giving up the copyright of my contribution (or rather DHI's copyright). I am aware of the reasoning behind this requirement. Might consider it if it wasn't for 2. and 3.

    在这里我只说国内的市场,再一次得益于中国用户的特性,开源软件(尤其是学术开源软件)的发展举步维艰。我给你举个例子,上海交大应该也有自己的写的求解器代码,Would you like to contribute it? 在这里,你的contribute不会带有任何你自己的版权。以我自身为例,目前我方在贡献多相流代码,但是转移给基金会之后,我方一点点的贡献都不会被标识。在随后发布的OpenFOAM中,应该会包含我写的代码,但是你不会知道是我写的,你只知道是OpenFOAM基金会发布的。

    可能这就是开源软件的理念,但是我觉得在中国,至少目前的中国,开源举步维艰。

    社区都不愿把自己的代码贡献给基金会,基金会现在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

    这里面牵涉的问题主要是合作。贡献代码就是合作。你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合作?

    As I see it, the ideal solution would be a merge of foam-extend and OpenFOAM+ both in terms of code and community.

    据个人得到的消息,foam-extend和OpenFOAM+有合并的势头。

    最后,isoAdvector他们已经移植到OpenFOAM,学术角度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玩,至少把isoAdvector结合到双流体模型,已经足够发一个SCI了。


    对了,正如所说,国外OpenFOAM圈子分裂很严重,站好队。
    虽然我是OpenFOAM基金会的Contributor,但是我参加OpenCFD的用户大会 :big_mouth: 我不在任何一个圈子内,嘿嘿。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W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

    学术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国外工业界OpenFOAM圈子分崩离析,但是如果你去学术界里面,没人想卷入这个纷争,都躲得远远的。为什么?学术界里面看重的可是文章啊,这可是要匿名审稿的,没人会公开表示自己是这个OpenFOAM的支持者,但是文章被送审到另一个OpenFOAM圈子里面去。

    我一直在尽可能的远离他们的纷争,这也是外导一直告诉我要谨慎处理的,但凡你还有一点点心思混学术界的话,嘿嘿。
    商业就不同了,那是血海,必然要厮杀。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W 离线
    W 离线
    wwzhao 超神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4

    @李东岳

    学术界不在乎用的是哪个版本,更注重的是能否解决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我对三个圈子没有任何看法,毕竟每个圈子都有自己形成的特殊历史原因。然而这对用户来说会感到困惑,就像Android系统的碎片化一样。

    以后OpenFOAM+和foam-extend合并后,其用户和社区会更大,很是为基金会的未来感到担忧:upset: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李 离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5

    恩,看看5年后这几家谁发展的更厉害,我们拭目以待 :cheeky: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赵 离线
    赵 离线
    赵一铭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6

    OpenFoAM,ESI,extend目前太复杂了,背后的关系永远说不清啊。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R 离线
    R 离线
    random_ran 大神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7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重度OpenFOAM v4.1, 轻度OpenFOAM v1606+,和目前轻度但在不远未来的重度OpenFOAM extend-4.1的使用者,我很想去了解这其中的一些渊源。我想从一个最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OpenFOAM v4.x 这个系列的最早的开创者是 Henry Weller. 来源 他在 1989年将FOAM,也就是OpenFOAM的前身创造成OpenFOAM,他被认为是OpenFOAM的创始者之一。目前这个系列的代码由 OpenFOAM Foundation 有限责任公司所推动。网站的页角列出了三名主要的董事会成员:

    • Henry Weller
    • Chris Greenshields
    • Cristel de Rouvray

    OpenFOAM+ 系列的基地则对应这里。 它是由ESI公司的子公司OpenCFD有限责任公司所推动。

    OpenFOAM extend 对应的是一个“延展”计划,它的基地在这里 目前的管理员主要有 来源:

    • Bernhard Gschaider
    • Henrik Rusche
    • Hrvoje Jasak
    • Håkan Nilsson
    • Martin Beaudoin
    • Robert Keser

    以上是仅列举了一些主要三大分支的一些基本信息。

    ============================================================================================

    下面我想谈谈基于这些基本信息的个人感受:

    个人来讲,我使用OpenFOAM的最主要原因是Licence的问题。Fluent的费用是无法承担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研究组里能用钱能解决Licence的问题,我恐怕很难会像今天这么依赖OpenFOAM。

    Henry Weller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神秘一般的存在。作为OpenFOAM这样一款优秀的C++库的作者之一,我在互联网上很难找到有关他的个人信息。如果有一天,当面见到他,我恐怕都无法认出他。对Hrvoje Jasak 则是我在这个帖子中才听说的一个人,可能是由于我过分依赖OpenFOAM vx.x 系列。但是,我简单搜索就能找到关于Hrvoje Jasak的个人信息。我不想也不愿意做过多的猜测Henry Weller为什么如此“低调”。

    另外,我想谈谈自己对开源精神的理解。

    我觉得开源最核心的思想是这样:当一个东西被开源出来,它就不属于与任何一个人,而存在于人们共同的某种“想象”。人们觉得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出自己的东西,能够让这个“想象”更好,是推动这个“想象”不断前进的动力。至于推动的动机何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商业运作并没有被排斥在外。维基百科的理念,我个人觉得就是对开源精神的最好实现之一。但是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一个人的想法都会随着年龄段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想法,更何况千千万万人组成的社会呢?Linux各种各样的发行版,何尝不是这种对开源精神的不同解读而产生的结果。

    ============================================================================================

    Yours in CFD,

    Ran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