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S方程结果不达预期,源项很大但是却没有显著增长
-
各位老师,我在进行fluent UDS计算时遇到了很奇怪的问题。算的是一个对称半域的平面射流,从左下角射入,右侧和上边是压力出口,中间对称边界,速度和湍动能分布如下
然后目前植入的UDS方程是这样的
很常规的输运方程,通过UDF自定义扩散系数加入了湍流扩散
然后源项系数S的分布是这样的
和湍动能很像,上游剪切层的值很大
但是算出来的UDS结果却没有这种明显特征(射流入口的值为0.2)
出口处的诡异分布就先不管了,但是上游剪切层源项S那么大的区域,UDS算出来就好像啥也没有似的,另外的混合层算例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很迷,源项明明很大,10的4、5次方,但是phi的分布平平无奇,一点也没有遵循源项的分布规律
所以想请问下各位老师,是我的理解有问题么,源项很大不一定导致结果很大?我有一个推测是fluent会不会因为UDS源项过大,自己做一些用户看不到的调整,不会把这么大的源项全给UDS方程我之前一直在OpenFOAM做这个模型的开发,植入的方程和这个差不多,因为UDS的一些限制做了一些阉割,不过导出过源项系数S看过和fluent算的差不多,phi也是和湍动能很类似的分布,而不是fluent UDS算出来的这种很平均、上游不够大的情况,这也是我很怀疑是fluent有自己操作的原因,但是还没有实锤,因为网上搜不到类似的问题,我在想有没有办法能验证这种猜测
-
@cccrrryyy
谢谢老师,目前算是解决了。我后来不把UDF挂载在k-epsilon模型旁边,而是直接把这个UDF作为湍流模型计算,fluent选择laminar模式,解决了几个bug之后,现在算的结果还可以,只是和OpenFOAM算的结果有一定数量上的差异。
目前看来fluent植入自己的新湍流模型是可行的,但是不建议这么做,调试起来很麻烦,不是项目要求我也不会做这个 -
@cccrrryyy
老师,实现这个的方法是,将我们算出来的粘性值,通过DEFINE_PROPERTY宏,加入到物性的分子粘性中,这样,在计算动量方程时用到的粘性,就是有效粘性(分子粘性+湍流粘性)了
后面要和燃烧模型耦合会有点麻烦,因为燃烧模型会用到湍流粘性,我估计fluent会直接去找他们自己模型算的湍流粘性值,不知道这里会不会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处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