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OpenFOAM
  3. 请教:第三代涡识别方法Liutex的代码在linux中运行的问题

请教:第三代涡识别方法Liutex的代码在linux中运行的问题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OpenFOAM
66 帖子 15 发布者 79.9k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R 离线
    R 离线
    RQLI_CFD
    在 中回复了 lizhisongsjtu 最后由 编辑
    #48

    @lizhisongsjtu 感觉这个liutex没有那么好啊,我计算的是槽道流,liutex识别的结果很混乱(liutex的等值面),感觉还没Q准则显示的涡结构清晰,但是看刘老师文章里的效果挺好的。。。
    下图是Q准则识别的涡(只显示了下半部分区域),可以看出清晰的流向结构(Q等值由速度染色)
    51373d3f-76b9-4d98-b706-a812a553592f-image.png
    (下图Q等值由温度(这里是被动标量)染色)
    b19be982-7e0e-430b-9d0e-a5b4930cd00f-image.png
    but,liutex等值面画出来就很混乱,我调了一些阈值都不是很好,感觉很混乱,下面是统一阈值的各个角度的liutex等值面,总体感觉就很混乱。
    (下面图liutex等值面都为速度染色)
    f43b1583-2ed7-4c72-8eb9-f368dc52fab2-image.png
    047c445d-799e-4ff3-89da-325660236519-image.png
    f06413a5-2383-49af-abea-0d5a012a8a79-image.png

    PS:之前用omega方法识别涡时也出现了跟liutex等值面差不多的现象,刘老师文章里也提到omega方法是跟阈值关系不大的(优于Q准则),但是在我的槽道流算例里,这两种方法似乎都不如Q准则好,请问大家在进行涡识别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请格外大佬指教。

    L 东方白杨东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Z 离线
    Z 离线
    zzcfd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9

    具体的代码还没有看,我测试了一下程序运行很有效率,但是我想问一下这个magRotex是liutex的等值面么?还是结合了omega的liutex-omega方法呢?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B 离线
    B 离线
    BznW
    在 中回复了 lizhisongsjtu 最后由 编辑
    #50

    @lizhisongsjtu 感谢分享,请问下在of7下同样编译成功,但运行Rotex -latestTime会出现这种报错是什么原因呢82ec2cca-7da5-44b9-b931-61307503ac33-image.png

    L 尚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zhisongsjtu
    在 中回复了 RQLI_CFD 最后由 编辑
    #51

    @RQLI_CFD 我不熟悉剪切流动,暂时无法回复楼主的问题。
    对旋转流动,使用经验确实印证了Liutex方法在涡核心区识别方面的卓越表现。文章见刊后,会共享识别涡核心区的结果。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zhisongsjtu
    在 中回复了 BznW 最后由 编辑
    #52

    @BznW
    感谢您的认可。

    我的使用环境是OF2206和OF2306。没出现类似的问题。建议用2206或2306试验。

    B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B 离线
    B 离线
    BznW
    在 中回复了 lizhisongsjtu 最后由 编辑
    #53

    @lizhisongsjtu 又测试了一下,似乎对于blockMesh生成的网格都不会出问题,SHM生成的网格有一定程度会出问题,然后pointwise生成的网格就都会出问题报这种错误:135: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尚 在线
    尚 在线
    尚善若水
    在 中回复了 BznW 最后由 编辑
    #54

    @BznW 在 请教:第三代涡识别方法Liutex的代码在linux中运行的问题 中说:

    @lizhisongsjtu 感谢分享,请问下在of7下同样编译成功,但运行Rotex -latestTime会出现这种报错是什么原因呢82ec2cca-7da5-44b9-b931-61307503ac33-image.png

    遇到同样的问题,blockMesh 生成的结构化网格。李老师和 lizhisongsjtu 程序在 Openfoam v9 和v2212下编译使用,都会浮点溢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reate time
    
    Create mesh for time = 0.0012
    
    Time = 0.0012
        Reading U
    #0  Foam::error::printStack(Foam::Ostream&) at ??:?
    #1  Foam::sigFpe::sigHandler(int) at ??:?
    #2  ? in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3  ? in "/home/scramjetfoam/OpenFOAM/scramjetfoam-9/platforms/linux64GccDPInt32Opt/bin/Rotex"
    #4  ? in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5  __libc_start_main in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6  ? in "/home/scramjetfoam/OpenFOAM/scramjetfoam-9/platforms/linux64GccDPInt32Opt/bin/Rotex"
    Floating point exception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zhisongsjtu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55

    回复一下Liutex使用效果和使用报错的反馈:

    1. 关于Liutex识别的涡结构:在类似澡盆涡这样的旋转流动里,Liutex的方法确实会有(或者近似会有)阈值独立的涡结构,近似阈值独立的涡结构,lambda2方法、Q方法,都不存在阈值独立的涡结构。

    2. 关于报错:本人使用平台是of2206和of2306,而且流场本身的旋转占优。对剪切流动的效果,本人没有验证。关于浮点溢出,大概率是除数接近0,用户可以自行debug。

    如上!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Z 离线
    Z 离线
    zzcfd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56

    文章出来的时候,烦请通知一下哈。

    L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M 离线
    M 离线
    mithraLa
    在 中回复了 lizhisongsjtu 最后由 编辑
    #57

    @lizhisongsjtu 我看那行看了半天没反应过来(scalar,scalar)是干什么的:136: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zhisongsjtu
    写于 最后由 lizhisongsjtu 编辑
    #58

    vortexStructure2New.png

    用两种方法识别流场中的涡,第一种是lambda法,openfoam自带的无量纲方法,第二种是liutex方法。

    123看出,改变阈值后,中心部位的漩涡变小;456看出中心漩涡并没有随阈值改变而明显改变。

    根据S和Omega模的大小,把涡区分为剪切占优和旋转占优两种。123+456显示,阈值对剪切占优的涡结构的显示特征影响挺大,对旋转占优的涡结构影响并没那么明显。如此,凸显了liutex方法在旋转涡涡结构识别中的优势。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zhisongsjtu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59

    这只是某个算例佐证了liutex算法的优势。个人感觉(主流)学界对liutex的态度有非常大的差异,有些大佬对liutex法的态度偏消极(审稿意见)。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lizhisongsjtu 最后由 编辑
    #60

    @lizhisongsjtu 这个图太酷炫了。 有doi不

    有些大佬对liutex法的态度偏消极(审稿意见)。

    是,我也看到了。为什么呢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lizhisongsjtu 最后由 编辑
    #61

    @lizhisongsjtu 我不太关心涡这个东西,有几个疑问,邀请李老师解惑,给我开开眼:

    1. 不同的涡判据,比如liutex、lambda、Q之类的,都是用来判别涡的,实际使用中,是哪个看起来更流弊就用哪个么? :134:

    2. 如何判定那个涡识别方法更流弊呢?:134: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zhisongsjtu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62

    解惑重任承担不了。说说个人看法吧

    个人认为,旋转流动和剪切流动中的涡结构不一样。根据我的计算结果,Liutex在识别旋转流动中的涡,涡结构对等直面参数取值不敏感;对剪切流动中的涡,任何涡识别方法的结果对等涡面取值敏感。#58楼的图片可以佐证这个说法。

    关于编辑、审稿人对Liutex的不中立的态度,咨询过业内大佬。可能和“学派”有关,当然也有新方法本身的原因。新事物的出现,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接受。

    引用郭德纲老师的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引用邓爷爷的话“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至于哪个方法更好,能解决问题就好。

    以上抛砖,期待引玉讨论。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
    #63

    引用郭德纲老师的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引用邓爷爷的话“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至于哪个方法更好,能解决问题就好。

    参考最近的数据驱动CFD。一些大佬大力鼓吹。一些大佬全力抵制。我觉得 @lizhisongsjtu 大佬说的是客观的。我没有实操过liutex,对涡理论也不太了解,也不好下定论。但是目前好像挺多大佬对liutex很消极,我【猜测】可能这里面有人性的成分。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M 离线
    M 离线
    mithraLa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64

    liutex结果是经过归一化处理过的么 我看给出的结果都是1以下。但是我照着代码搬到fluent那边发现结果很轻松的上万了。或者可能是我代码弄错了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L 离线
    L 离线
    lizhisongsjtu
    在 中回复了 zzcfd 最后由 lizhisongsjtu 编辑
    #65

    来填坑!

    @zzcfd @李东岳

    https://doi.org/10.1063/5.0202407

    请多指教。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东方白杨东 离线
    东方白杨东 离线
    东方白杨
    在 中回复了 RQLI_CFD 最后由 编辑
    #66

    @RQLI_CFD 在 请教:第三代涡识别方法Liutex的代码在linux中运行的问题 中说:

    @lizhisongsjtu 感觉这个liutex没有那么好啊,我计算的是槽道流,liutex识别的结果很混乱(liutex的等值面),感觉还没Q准则显示的涡结构清晰,但是看刘老师文章里的效果挺好的。。。

    您好,我也遇到这个问题了,Q准则识别的槽道流涡结构比Liutex好太多了,Liutex识别出来的涡都是断断续续的,怎么调阈值都不行。请问您解决了吗?

    CAS-IET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