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CFD中文网

CFD中文网

  1. CFD中文网
  2. CFD彩虹条
  3. 国产CFD软件

国产CFD软件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CFD彩虹条
8 帖子 4 发布者 5.9k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D 离线
    D 离线
    dawei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

    目前国产CFD商业软件有哪几家比较靠谱?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dawei 最后由 编辑
    #2

    从技术上来看,这个很难看出来哪些软件好与坏,因为代码不开放。不实际用谁都不知道咋样。但做一个软件,不仅仅是软件,还要看软件的生态。软件的生态你可以理解为:

    • 一个小区建成了之后,具体能卖多少钱取决于周围有没有医院、学校、公园、商超等配套。

    • 一个论坛建成了之后,能不能成气候要看有没有活跃的人讨论

    那一个CFD软件的生态就要看软件的更新/发展动能、扩展性、上游下游接口、技术支持力度、使用交流的人数、有多少人愿意用、有无活跃的社区群体等。好多软件弄着弄着,发布几个版本就不弄了。好多软件发布出去之后,别人也不会用非常难上手。好多软件零零星星几个人用,交流的人都没有。

    整体来讲,目前我没见过哪一家国产CFD软件有能与国外CFD软件相抗衡。但你要说单单的国产CFD代码,github上估计能找出来几十个。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D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D 离线
    D 离线
    dawei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3

    @李东岳 谢谢解答,国家目前鼓励采购国产软件,感觉国产也就价格上有竞争力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在 中回复了 dawei 最后由 编辑
    #4

    @dawei 国产CFD软件,一般来说,不至于算不准。比如某国产软件,对着打的就是多相流、传热流,那应该能算准。除此之外,最大的问题就应该是国产软件完全没有生态了。所以如果你们就是研究A领域,某国产软件的枪打的就是A领域,应该也能算准满足需求。 但是你不能关注生态圈,比如会出现很多bug,上下接口严重不足,扩展能力不足,用完了这个软件之后对技能的增长几乎为0,同行交流的人也没有之类,甚至开发人员也不能解决的bug之类。。。这些附加产品带来的问题往往是串联的,而不是单独存在的。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李 在线
    李东岳 管理员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5

    另外就是,我一直认为,技术类的,拼价格的可能不是好产品。这玩意不是大白菜,所有家的白菜都一个样。这里面的技术沉淀、技术窍门太多了。技术类的一定是给多少钱出多少活,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背后的作用。比如你给100块,人家给你算的时候,残差降到1e-7,你砍价看到了80,人家给你算到1e-5就完事了。这些在你看来,你也不懂。但卖家肯定是拿多少钱,出多少活。

    类似这种技术类,比如那种上门的水电工、甚至家教,我从来不砍价。砍价之后人家干活不舒心,一定给你偷工减料。 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不是买大白菜。

    以此引申一下,如果国产软件要用价格去撬动市场,是一种从开始就甘拜下风的表现。技术类的东西,一定贵有贵的道理。我做任何产品,从来不打价格战。比如我的OKS课比其他家贵,项目收费比其他家贵。

    仔细想一下,某产品,免费提供给你,你敢花3个月系统学一下,然后长期用么?

    另一方面,本身技术质量不好,反而要的很贵,这就有点坑人了。

    (但是服务器这个不太一样,80%是硬件,所以这个价格可以压一下。)

    http://dyfluid.com/index.html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cfd-china.com/topic/8018

    bestucanB D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李东岳李 李东岳 被引用 于这个主题
  • bestucanB 离线
    bestucanB 离线
    bestucan 版主 大神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6

    卖软件从卖光盘趋向卖服务。
    卖服务,不怕光盘被人拿走研究,光盘撒开了才有相关支持和生态。

    这些转变有个根上不变的逻辑:
    “公司要控制”。有控制,才能用控制权获利。
    “公司要有壁垒”。有壁垒,才能让自己活下去。

    如果开源,公司控制不了,无法获利。
    公司没有壁垒,很容易被挤死。

    早期开源还能活的好的,就是红帽了。卖服务,就很依赖高级员工。实际是公司与高级员工共治天下。(老板委屈啊~)

    现在开源趋势越来越普遍,因为公司们找到了在开源状况下既能控制,又有壁垒的方法了:刷版本号,堆人疯狂迭代功能。某些还会夹私货(高度耦合私有代码,难以拆分)。

    典型的就是谷歌的 安卓 和 chrome。

    但是这样并不影响相关人员以此为平台开发,因为接口多快好省。

    于是,开源实际上被分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优势壁垒的那部分像蜘蛛网缠的难分难解,针插不进;对外接口部分干净利索,开发者友好。

    这样堆人叠出来的开于代码也杜绝了对程序员的依赖(老板扬眉吐气~)

    总结:
    公司为了活下去,要有壁垒是没有问题的,很道德的需求。(活着不干事的那种除外)
    现在国内没有那种靠大量高素质人才堆壁垒的条件。只能靠光盘壁垒。光盘壁垒就天生生态不友好。真开源的,又没有考虑作为一个组织如何有自己的壁垒,活下来的问题。一腔热血慢慢凉。活下去,才能发展。(本来“明哲保身”应该用在这种场合的,硬是被贪生怕死的人用成贬义词了)

    其实就是,老方法是:鸡下个蛋,随便处理鸡,老板控制了蛋就行。对客户说断蛋就收回。(零和博弈)
    现在得养着鸡,对鸡温柔点。对客户,不兴收回之前的老鸡蛋。(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本来光盘壁垒也不是绝地。微软也是卖光盘起的家。他的生态建设策略是放任盗版。然后法务收割。国内且不说法务能不能收割,CFD这个,挨割的韭菜比镰刀都粗,这怎么下刀啊)

    滚来滚去……~(~o ̄▽ ̄)~o 滚来滚去都不能让大家看出来我不是老师么 O_o

    异步沟通方式(《posting style》from wiki)(下载后打开):
    https://www.jianguoyun.com/p/Dc52X2sQsLv2BRiqnKYD
    提问的智慧(github在gitee的镜像):
    https://gitee.com/bestucan/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D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D 离线
    D 离线
    dawei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
    #7

    @李东岳 东岳老师的OKS课我早就注意到了,目前已经在看学习资料,这两年疫情影响单位不让参加现场培训,等疫情好转了一定报名学习一下。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D 离线
    D 离线
    dawei
    在 中回复了 bestucan 最后由 编辑
    #8

    @bestucan 还是那四个字:适者生存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登录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东岳流体
  • 随机看[请狂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