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Foam解析中哪里调用了SIMPLE算法?
-
楼上解释真详细,重点全说了。
SIMPLEC也很难做到完全consistent,所以还是需要松弛。有一次我用稳态pisoFoam算了之后发现比simpleFoam在一些流场内收敛快不少。还没有尝试过 PISOC 的算法,但是估计不会很快。
-
很全面。我看了一下方程24,依然没有看出来怎么使用了略去临点的思想....先不管这个了,主要就是确认一下OpenFOAM中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个方法。另外还有rhie-chow插值这个,也看得不是很明白到底在哪用了插值。岳哥文档虽然写了很全面,但是能不能再详细一些。这些东西研究深了之后太复杂,教材中有些东西也看不明白,回头仔细看看。
-
OF没rhie-chow,但是用了rhie-chow的本质来解决棋盘压力。
-
@东岳 李老师,您好。首先是对“PISO算法略去临点”的理解,是否指的是《icoFoam解析》公式(24)中临近网格点的速度U_sub(N)采用的是已知的速度值?其次是关于“PISO和SIMPLE算法的区别”,看了您撰写的《浅谈Piso,Simple算法》(http://dyfluid.com/pisosimple.html ) 以及您的这段回复后,我目前仅能理解到PISO算法里的关键方程为动量预测方程(由已知U, p预测速度场),压力(泊松)方程(构造HbyA后,求p)和速度方程(形式和动量预测方程一致,但采用HbyA和p来求解新的速度场),SIMPLE算法里的关键方程是动量预测方程,压力修正方程和速度修正方程,抛开松弛这一点,他们的区别在哪儿?是否如同这篇博客(http://openfoam.blog.sohu.com/94234375.html )所言,PISO中采用了相邻校正,而SIMPLE里没有?
-
-
http://dyfluid.com/icoFoam.html
see 方程24
15/15